摩根士丹利在中国的发展历程
摩根士丹利,这家全球知名的投资银行,在中国市场的布局可谓颇具战略眼光。其在中国的发展历程,可以说是外资投资银行与本土企业合作的典范。
一、摩根士丹利证券(中国)有限公司
摩根士丹利证券(中国)的前身为摩根士丹利华鑫证券有限责任公司。这家公司在2011年由摩根士丹利与华鑫证券合资成立,注册资本金达到10.2亿元,摩根士丹利持股51%,显示了其在合资中的主导地位。其业务范围涵盖股票和债券的承销与保荐、自营业务等,定位为全球性投资银行服务。到了2025年,公司更名为摩根士丹利证券(中国)有限公司,注册资本增至17.18亿元,注册地从北京迁至上海自贸区。作为合资券商,该公司正积极实施金融科技战略,聚焦智能交易系统与AI选股系统的发展,并吸引顶尖技术人才加盟。
二、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(中国)有限公司
摩根士丹利基金管理(中国)的前身为巨田基金,成立于2003年。在2008年变更为合资公司后,摩根士丹利逐步增持股份。到了2023年,摩根士丹利完成了100%的股权收购,使其成为外资独资的公募基金公司。此后,公司的注册资本多次增加,从最初的2.5亿元增至6亿元,再在2025年3月增资至9.5亿元,增幅超过50%。该公司管理着多类型基金产品,包括混合型、债券型等,其“大摩数字经济混合A”等产品受到市场的广泛关注。公司总部设在深圳,并在北京设有分公司,目前由周文秱担任法定代表人。
三、股权结构与业务调整
随着在中国市场的深入布局,摩根士丹利也在不断地调整其在中国市场的股权结构和业务方向。例如,摩根士丹利国际在2024年底退出小崧股份的前十大流通股东,此前持股占比1.1%。这一变动反映了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市场的战略调整。整体上,无论是证券业务还是基金管理业务,摩根士丹利都在加大投入,深化与中国本土企业的合作,以抓住中国市场的巨大机遇。
摩根士丹利在中国市场的布局与发展,不仅体现了外资投资银行与本土企业合作的不断深化,也展示了摩根士丹利对中国市场的长远战略布局和坚定信心。
转载菜谱宝文章保留链接: 摩根士丹利华鑫